為什麼許多人喝咖啡會感到「腸胃不適」?有些人一早喝完咖啡沒多久,就會覺得肚子咕嚕作響、甚至立刻想上廁所;有的人則是出現胃食道逆流、腹脹或輕微腹瀉的狀況。這些現象看似只是小問題,其實與咖啡因、酸度、腸胃蠕動反應都有關。
先幫大家整理本文重點:
- 為什麼喝咖啡會拉肚子?背後的 4 大原因是什麼?
- 早上空腹喝咖啡對身體有哪些影響?
- 只喝咖啡不吃早餐可以嗎?會對胃或代謝造成什麼負擔嗎?
- 該如何改善「喝咖啡就拉肚子」的狀況?
喝咖啡會拉肚子的 4 大常見原因
許多人喝咖啡後會想立刻上廁所,這是因為咖啡中的多種成分會共同刺激腸胃活動,造成消化系統過度反應。以下是最常見的 4 大原因:
原因 1:咖啡因刺激腸道蠕動,加速排便反應
咖啡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咖啡因(Caffeine),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能促進腸道平滑肌的活動。研究指出,含咖啡因的咖啡會使結腸蠕動增加約 60%,與進食後的自然腸蠕動反應相當。
👉 也就是說,喝咖啡後「想上廁所」其實是腸道受到刺激後的自然反應。
若你本身腸胃比較敏感,或有腸躁症(IBS)傾向,這種刺激反而容易過強,導致拉肚子或絞痛等不適感。
原因 2:咖啡酸性高,刺激胃酸分泌
無論是黑咖啡還是拿鐵,咖啡本身屬於弱酸性飲品(pH約 4 ~ 5)。當酸性物質進入胃時,會刺激胃壁分泌更多胃酸與胃液,造成:
👉胃脹氣、灼熱感
👉胃酸逆流、喉嚨卡酸
👉空腹時腸胃絞痛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空腹喝咖啡就胃痛」,因為此時胃裡沒有食物保護,直接刺激胃黏膜。
一般而言,淺烘焙的咖啡酸度最高,深烘焙咖啡的酸度相對較低,對於胃部較敏感的人來說,深烘焙或冷萃咖啡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原因 3:添加乳製品或糖份引起乳糖不耐或腸胃負擔
如果你喝的是拿鐵、卡布奇諾或加奶精的咖啡,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很可能是導致腹瀉的真正元兇。
因乳糖未被分解時留在腸道中時,水分滲透至腸腔中,乳糖被細菌發酵而引起:
👉腹脹、腹痛、絞痛或拉肚子
若你是喝黑咖啡沒事,但喝拿鐵就會拉肚子,那麼就很可能與乳糖有關。
建議可改用無乳糖鮮奶(Lactose-free milk)、燕麥奶、豆奶等植物奶
原因 4:空腹喝咖啡易刺激胃酸與膽汁分泌,造成腸胃不適
早上空腹時胃酸濃度高,咖啡會促進胃液與胃酸分泌,除了容易引起灼熱或不適之外,咖啡也會促進膽汁分泌,但在空腹時膽汁容易刺激腸道蠕動,造成排便過快、甚至腹瀉。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一喝完咖啡就得衝廁所的原因,並非消化順暢,而是腸胃受到過度刺激。
若你常常出現這種情況,建議:
👉餐後 30 分鐘再喝咖啡
👉避免空腹飲用
👉選擇低酸度或冷萃咖啡

早上空腹喝咖啡對身體的影響有哪些?
影響 1:容易刺激胃酸分泌,造成胃脹氣或灼熱感
咖啡含有咖啡因與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等成分,會刺激胃壁分泌更多胃酸。當胃裡沒有食物保護時,胃酸濃度升高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腸胃道不適症狀。
若你早上常因空腹喝咖啡就胃食道逆流。
👉建議先吃點東西墊墊胃。
影響 2:造成血糖波動,容易手抖或心悸
空腹狀態下,咖啡因會促進腎上腺素分泌,使肝醣快速分解釋出。
這會導致:
血糖短暫升高後快速下降,出現手抖、暈眩、疲倦,對低血糖體質者影響更明顯,若搭配過多糖奶飲用,更容易造成血糖劇烈起伏。
👉建議搭配蛋白質或全穀類早餐,讓血糖維持穩定、減少副作用。
影響 3:增加脫水風險與排尿次數
咖啡具有利尿作用,主要來自咖啡因刺激腎臟增加尿液生成。空腹喝咖啡時體內尚未補充水分,容易造成輕度脫水、口乾、疲倦感,反而讓身體更容易倦怠。
👉建議:早上先喝一杯常溫水,再喝咖啡,可減輕利尿造成的不適。
影響 4:影響腸胃菌叢的平衡,改變排便習慣
空腹攝取時可能使腸道環境短暫酸化、改變菌叢的平衡。
這會導致部分人出現:
腸蠕動過快 → 拉肚子
腸道菌相變動 → 放屁或腹脹
👉建議:腸胃敏感族選擇冷萃或低酸咖啡,較不會造成腸道刺激。
影響 5:對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分泌有影響
早上醒來後,身體自然會分泌皮質醇幫助清醒。若此時立刻喝咖啡,咖啡因會使皮質醇分泌更旺盛,長期可能導致:
焦慮、心悸感上升、睡眠品質下降,身體產生「對咖啡的耐受性」,越喝越沒效。
👉 建議:起床後約 30 ~ 60 分鐘再喝咖啡,讓身體自然醒,再藉咖啡提神效果加乘。

早上只喝咖啡會有哪些風險?
許多人早上趕著上班,習慣空腹喝一杯黑咖啡或拿鐵提神,強迫大腦從睡眠狀態快速開機,但若長期只喝咖啡、不吃早餐,反而會對身體造成不利的影響!
不建議空腹只喝咖啡!因為:
原因 1:血糖震盪 注意力迅速衰退
咖啡因會加速腎上腺素分泌,使肝臟釋放儲存的肝醣。由於缺乏早餐提供的熱量來源,提神作用消退後,身體會迅速感到能量不足和疲倦。這會導致需要不斷續杯來維持能量,形成惡性循環,且難以維持一整天的穩定工作效率。
原因 2:長期胃部壓力 黏膜受損風險高
空腹時胃酸濃度高,加上咖啡刺激胃酸大量分泌。長期下來,胃黏膜缺乏食物的緩衝保護,容易增加胃潰瘍或慢性胃炎的風險。
原因 3:脫水危機 提神效果大打折扣
咖啡因具有利尿作用,空腹喝會加速水分排出。在身體尚未補足夜間流失水分的情況下,反而更容易陷入輕度脫水狀態,出現口渴、疲倦感,甚至越喝越累。
建議先攝取含有全穀類(提供穩定能量)和優質蛋白質/堅果(減緩血糖上升速度)的早餐,讓腸胃有緩衝,再喝咖啡,才能達到最佳提神效果!

喝咖啡容易拉肚子怎麼改善?
若你每次喝咖啡都會有腸胃道症狀或想跑廁所,不一定就代表你不能喝咖啡,我們可以從飲用時機、種類與習慣去做調整。
方法 1:避免空腹喝咖啡
空腹狀態下,胃酸與咖啡因會共同刺激胃壁與腸道,容易造成蠕動過快。建議飯後 30 分鐘再喝,能減輕腸胃負擔。
方法 2:選擇低酸度或冷萃咖啡
高酸度咖啡容易刺激腸胃,而冷萃或中烘焙豆的酸度較低,更適合腸胃敏感者。
方法 3:減少添加乳製品或代糖
有些人對乳糖或人工甜味劑敏感,加入牛奶、奶精後反而更容易拉肚子。建議可改用燕麥奶、豆奶或無添加糖的牛奶。
方法 4:控制飲用量與濃度
一般建議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超過 200 mg(約 2 杯)。喝太濃或短時間大量飲用都可能刺激腸胃蠕動。
方法 5:觀察個人耐受性
每個人的腸胃敏感度不同,可嘗試改變豆種、烘焙度或飲用時間,逐步找出適合自己的喝法。

什麼人應該避免空腹喝咖啡?
胃食道逆流、腸躁症、潰瘍、乳糖不耐症、低血糖體質者

健康喝咖啡建議與正確時機
咖啡有提神、促進代謝的好處,但若喝錯時間、喝太多或搭配錯誤,反而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心悸或睡眠品質下降。
早餐後30分鐘飲用最佳
喝咖啡前可先攝取少量全穀、蛋白質或健康脂肪,如全麥吐司+水煮蛋,能穩定血糖、降低刺激性。
每日總量控制在200~400mg咖啡因
若出現心悸、焦慮或腸胃不適,建議減量或選擇低咖啡因咖啡。
記得補充水分
咖啡具有利尿作用,建議每喝一杯咖啡多補一杯水,避免脫水與腸胃不適。
避免空腹與睡前飲用
空腹喝咖啡會增加胃酸分泌、刺激腸胃;睡前6小時內喝咖啡則可能干擾深層睡眠。

相關問題
Q1:為什麼喝完咖啡想拉屎?
A1:因為咖啡中的咖啡因會刺激腸道蠕動,加速排便反應,這是一種對腸道說類似於進食後的自然反應。對腸胃敏感者來說,這種刺激可能導致過度反應甚至腹瀉。另外,空腹喝咖啡時,咖啡會促進膽汁分泌,也容易刺激腸道蠕動過快。
Q2:咖啡因代謝要多久?
A2:咖啡因在體內的半衰期大約是 5 小時,也就是說,攝取後的 5 小時,體內咖啡因的濃度會降到一半。但每個人的代謝速度不同,會受基因、年齡、肝臟功能等因素影響,範圍可能在 1.5 到 9 小時之間。
Q3:什麼人不適合喝咖啡?
A3:胃食道逆流、有胃潰瘍病史者、腸躁症患者、乳糖不耐症者(應避開拿鐵)、嚴重失眠或焦慮症患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諮詢醫師建議)、對咖啡因耐受度低易心悸手抖者。
Q4:為什麼喝了咖啡還是很想睡?
A4:可能的原因包括:脫水(咖啡利尿)、咖啡因耐受性變高(長期過量飲用)、血糖劇烈震盪(空腹或加糖過多)導致提神作用消退後疲倦感反撲,或是睡眠不足導致咖啡因無法有效對抗極度疲勞。
Q5:如何快速排掉咖啡因?
A5:咖啡因主要由肝臟代謝,無法「快速」排出。能做的就是多喝水(幫助利尿,間接加速排出)、適度運動(增加代謝速率)以及等待時間。
Q6:咖啡可以天天喝嗎?
A6:可以,適量飲用(每日咖啡因不超過 300 mg)對多數健康成人來說是安全的,並有助於提神和促進代謝。關鍵在於控制總量、避免空腹、注意飲用時間(睡前 6 小時避免),並觀察個人身體反應。
Q7:月經來可以喝咖啡嗎?
A7:可以,但需注意量。咖啡因可能加劇經前症候群(如焦慮、乳房脹痛)或經痛。建議經期適當減量,避免空腹,並確保充足水分的攝取,以減輕利尿造成的不適。
Q8:喝咖啡會口臭嗎?
A8:會。咖啡會導致口水分泌減少,使口腔乾燥,細菌更容易滋生,進而產生異味。此外,咖啡本身帶有強烈的氣味,殘留在口中也會造成口臭。建議喝完咖啡多喝水、漱口或清潔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