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飲食中,蛋白質已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尤其那些有在健身的人。
蛋白質不僅有助於肌肉修復與增長,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控制體重。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高蛋白食物呢?
本文將從動物性蛋白與植物性蛋白的食物入手,介紹它們的蛋白質含量,並根據每次的食用量提供實用建議!
十大高蛋白質食物排名清單
下面提供的【十大高蛋白質食物排名清單】與以往不同!
我們考量到不同食物的「單次食用量」不一樣,所以依照「實際食用量」會攝取到多少蛋白質含量來做排名!
排名 | 食物 | 每 100 g 蛋白質含量(g) | 單次食用量(g) | 每次攝取蛋白質含量(g) | 其他說明 |
1 | 雞胸肉 | 23.3 | 120 | 28.0 | 低脂蛋白質,運動、健身的最愛 |
2 | 去骨紐約客牛排 | 21.3 | 120 | 25.6 | 鐵含量豐富 |
3 | 紅肉鮭魚 | 24.3 | 100 | 24.3 | 含豐富 Omega–3 脂肪酸 |
4 | 豬小里肌 | 21.1 | 100 | 21.1 | 豬肉是台灣人最常吃得肉,適合日常攝取 |
5 | 虱目魚 | 20.1 | 100 | 20.1 | 台灣常見的魚類,營養豐富 |
6 | 秋刀魚 | 18.8 | 100 | 18.8 | 富含 Omega–3 脂肪酸 |
7 | 板豆腐 | 9.6 | 150 | 14.4 | 植物性蛋白質來源,適合素食者 |
8 | 毛豆 | 14.6 | 75 | 11.0 | 富含膳食纖維 |
9 | 無糖豆漿 | 3.6 | 250 | 9.0 | 低熱量的蛋白質飲品 |
10 | 全脂鮮乳 | 3.1 | 250 | 7.8 | 含鈣量高 |
11 | 雞蛋 | 12.9 | 60 | 7.7 | 每顆約 60 g,適合日常補充 |
12 | 紅土帶殼花生 | 31.2 | 20 | 6.2 | 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但適量食用,也要注意黃麴毒素問題 |
13 | 小麥胚芽 | 31.4 | 10 | 3.1 | 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 E和 B 群 |
14 | 奇亞子(奇亞籽) | 21.7 | 10 | 2.2 | 含膳食纖維、Omega–3 脂肪酸 |
15 | 柴魚片 | 76.5 | 1 | 0.8 | 魚肉脫水後,留下的營養成分被濃縮, 但只吃少量,所以不是主要蛋白質來源。 |
來自作者的小叮嚀:
選擇蛋白質來源時,不該只看每 100 克食物的蛋白質含量高低,
還要看「實際食用量」!
即使在台灣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的資料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柴魚片」,但因為食用量少,所以能吃到得蛋白質總量有限。
而雞胸肉、紅肉鮭魚等,因為每次會吃得量比較多,所以就能夠提供比較多得蛋白質。
因此,均衡飲食和適量攝取才是提升蛋白質攝取的關鍵。

動物性高蛋白質食物排名
動物性食物不僅蛋白質含量高,還能提供完整的胺基酸,幫助身體更好地吸收和利用。
以下是動物性高蛋白質食物排行榜:
排名 | 食物 | 每 100 g 蛋白質含量(g) |
1 | 脫脂奶粉 | 38.0 |
2 | 雞絞肉 | 27.4 |
3 | 小羊腰脊肉 | 26.5 |
4 | 旗魚 | 26.0 |
5 | 雞里肌肉 | 24.8 |
6 | 紅肉鮭魚 | 24.3 |
7 | 姬魚(狗母) | 24.1 |
8 | 鵝胸肉 | 23.5 |
9 | 去皮雞胸肉 | 23.4 |
10 | 豬小里肌 | 21.1 |
11 | 雞腿 | 20.4 |
12 | 虱目魚 | 20.1 |
13 | 豬絞肉 | 18.7 |
14 | 小卷 | 16.0 |
15 | 雞排 | 14.9 |
16 | 鴨腿 | 14.4 |
17 | 雞蛋 | 12.7 |
18 | 蝦仁 | 9.7 |
19 | 豬血 | 6.3 |
20 | 鴨血 | 6.0 (動物蛋白中最低) |


動物蛋白的優點:
1. 提供必需胺基酸,支持人體蛋白質合成。
2. 容易被人體吸收,對肌肉修復和增長有益。
3. 富含營養,包含鐵、鋅、維生素 B12 等。
4. 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功能。
5. 提供高生物價蛋白,適合運動員和重訓者。
動物蛋白的缺點:
1. 部分動物蛋白含有較高飽和脂肪,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2. 高攝取紅肉與加工肉類增加癌症風險有關。
3. 增加腎臟代謝負擔,腎功能不全者不適合。

植物性高蛋白質食物排名|素食者適合的高蛋白食物
相比於植物性食物,動物性食物通常能提供較高的蛋白質含量。但其實素食者,只要確保自己每餐都能吃到足夠的植物蛋白,並注意搭配多樣化的蛋白質來源,也能維持身體的健康與功能。
以下是植物性高蛋白質食物排行榜:
排名 | 食物 | 每 100 g 蛋白質含量(g) |
1 | 黃豆粉 | 37.4 |
2 | 青仁黑豆 | 37.0 |
3 | 乾姬松茸(巴西蘑菇) | 34.0 |
4 | 小麥胚芽 | 31.4 |
5 | 綠豆仁 | 24.6 |
6 | 天貝(黃豆) | 23.6 |
7 | 乾香菇 | 23.3 |
8 | 白芝麻(生) | 22.3 |
9 | 蓮子(乾) | 21.8 |
10 | 奇亞子(奇亞籽) | 21.7 |
11 | 低脂起司 | 21.7 |
12 | 黑豆干 | 19.0 |
13 | 原味腰果 | 16.4 |
14 | 毛豆仁 | 14.6 |
15 | 薏仁 | 14.1 |
16 | 燕麥片 | 12.3 |
17 | 板豆腐 | 8.5 |
18 | 黃豆芽 | 5.1 |
19 | 馬鈴薯 | 2.6 |
20 | 舞菇 | 1.4 |
在選擇素食蛋白質來源時,不是每 100 克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就最好,「吃得量」更重要!


植物蛋白的優點:
1. 植物性蛋白質通常含較少飽和脂肪,有助於心血管健康。
2. 大多數植物性蛋白質來源還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消化和維持血糖穩定。
3. 植物性食品對環境的影響較小,碳足跡和水資源消耗較低。
4. 對素食者和有宗教限制的人群非常重要的蛋白質來源。
5. 常吃植物性蛋白質可降低肥胖、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風險。
植物蛋白的缺點:
1. 部分植物性蛋白質缺少一兩種必需胺基酸,需搭配多樣化食物來補充。
2. 植物性蛋白質的消化率相對較低,不如動物蛋白容易被人體吸收。
3. 某些植物性食物的蛋白質含量低,需攝取大量食物才能達到足夠的蛋白質攝取量。

蛋白質的功效、好處
1. 促進肌肉生長與修復。
2. 增強免疫系統,幫助抵抗疾病。
3. 促進新陳代謝,維持健康體重。
4. 促進皮膚、頭髮和指甲健康。
5. 參與荷爾蒙合成,維持內分泌平衡。
6. 穩定血糖,減少餐後血糖波動。
7. 促進神經系統功能,支持大腦運作。

誰適合吃高蛋白食物?
1. 運動員:如重訓者、馬拉松選手。
2. 想健身的人:需要促進肌肉生長。
3. 孕婦:支持胎兒發育。
4. 老年人:防止肌肉流失,維持身體機能。
5. 減重者:幫助維持飽足感,減少食慾。
誰不適合吃高蛋白食物?
1. 腎臟病患者:蛋白質負擔加重腎臟功能。
2. 肝臟病患者:肝臟無法處理過多蛋白質。
3. 腸胃不適者:過多蛋白質可能引發消化問題。
4. 對蛋白質過敏者:會對特定蛋白質來源過敏,例如:海鮮、乳製品、大豆等。
5. 有心臟疾病的患者:高蛋白可能加重心臟負擔。

高蛋白食物相關問題
Q1:高蛋白會不會讓我變肥胖?
高蛋白能提供長時間的飽足感,有助於控制食慾。
但是如果你攝取過量或沒有配合運動,仍然會因為攝入吃進去過多熱量,導致體重增加。
Q2:素食者如何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素食者可以吃得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例如:乾豆類、豆腐、堅果、種子和全穀類等食物中獲得足夠的蛋白質,並搭配多樣化的食物組合,能有效避免蛋白質缺乏。
Q3:高蛋白飲食適合所有人嗎?
高蛋白飲食並不適合所有人,特別是腎臟或肝臟功能較差的患者,過量的蛋白質會加重器官負擔,也有些人因為消化不良而不適合吃太多蛋白質。
Q4:蛋白質一天要吃多少才足夠?
一般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攝取約 1–1.2 g 蛋白質,運動員、孕婦和老年人則可能需要更多,建議依照個人的活動量、健康狀況及飲食需求來調整蛋白質攝取量。
Q5:高蛋白食物有哪些?
常見的高蛋白食物,包括:動物性來源的雞、魚、蛋,植物性來源得豆腐、豆類、堅果及穀物,建議民眾選擇多樣化的蛋白質來源,才能確保有吃到不同類型的胺基酸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