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豆腐前先看這篇!黃豆營養價值|6 種豆腐製程、營養成分

目錄

嫩豆腐、板豆腐哪個更營養?

你知道豆腐有哪些種類嗎?常見的包括嫩豆腐、板豆腐、油豆腐、凍豆腐、百頁豆腐等。每種豆腐的製程方式不同,這些差異不僅影響口感,也會影響其營養成分與熱量。
豆腐的主要原料是黃豆,其本身富含優質植物性蛋白、大豆異黃酮、膳食纖維及多種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有多方面的益處。本文將介紹黃豆的營養價值,並進一步分析各類豆製品的製程與營養成分。

黃豆的營養成分

黃豆(soybean)為豆科植物,屬於高營養價值的植物性蛋白來源,其營養成分完整且均衡,為素食者與高蛋白飲食的重要基礎食材。
 

黃豆的營養成分
營養成分每 100 公克重量單位
熱量

389

Kcal

水分

11.3

g

碳水化合物

33.0

g

蛋白質

35.6

g

脂肪

15.7

g

膳食纖維

14.5

g

12

mg

1667

mg

194

mg

215

mg

6.5

mg

2.7

mg

445

mg

資料來源: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黃豆的好處

優質植物蛋白的來源

黃豆含有完整的 9 種必需胺基酸,是少數具有「完全蛋白」的植物性食材,對素食者與運動族群來說是補充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富含大豆異黃酮

大豆異黃酮具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有助於女性荷爾蒙平衡,可緩解更年期不適、維持骨質密度,也有降低乳癌、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有益於心血管健康

黃豆中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低密度脂蛋白(LDL)、提升高密度脂蛋白(HDL),預防動脈硬化與高血壓。

促進腸道蠕動

富含可溶與不可溶的膳食纖維,有助於排便順暢、預防便秘,同時具有維持血糖與血脂的穩定。

含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

包括鈣、鐵、鋅、鎂與維生素 B 群等,對骨骼、造血、免疫力與能量代謝均有正面效益。

可製成多種豆製品

黃豆可製成豆漿、豆腐、豆花、豆皮、納豆、味噌等,適合各種料理應用,使黃豆能以更多元的形式融入日常飲食。

黃豆的好處

 

誰適合吃黃豆?

素食者、需補充蛋白質者

黃豆是植物性完全蛋白,對不吃肉或蛋奶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另外也是鐵質的來源之一。

女性(特別是更年期女性)

大豆異黃酮具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有助於緩解更年期症狀、維持骨質與皮膚健康,降低骨質疏鬆風險。

兒童與青少年

黃豆含有高蛋白與多種礦物質,有助於成長發育,適合作為日常蛋白質補充來源之一。

銀髮族群

卵磷脂與異黃酮對於大腦、心血管與骨骼健康有幫助,有助於延緩老化。

減重、控糖族群

含有高膳食纖維與植物蛋白,具有高飽足感、低 GI 值,有助於穩定血糖與控制體重。

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患者

黃豆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減少壞膽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誰不適合大量攝取黃豆?

對黃豆過敏者

應避免攝取所有黃豆及其製品。

部分甲狀腺功能低下者

建議避免過量攝取未經煮熟的黃豆製品。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大豆異黃酮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影響胎兒或嬰兒的荷爾蒙濃度。

兒童

過度攝入大豆異黃酮可能會對兒童的性別發育產生影響,特別是對男孩。

哮喘

大豆異黃酮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加劇哮喘的症狀。

誰適合與不適合吃黃豆

 

植物性蛋白(黃豆) vs 動物性蛋白

項目植物性蛋白(黃豆)動物性蛋白
蛋白質完整性含9種必需胺基酸(完全蛋白)含全部必需胺基酸(完全蛋白)
消化吸收率較低(約90%)高(95%以上)
脂肪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有益於心血管多為飽和脂肪酸,攝取過多恐影響心血管健康
膽固醇含量無膽固醇含膽固醇
膳食纖維含有膳食纖維幾乎不含膳食纖維
其他營養素富含大豆異黃酮、卵磷脂、植化素等富含維生素B12、鐵、鋅等
適合族群素食者、心血管保健者、更年期女性運動族群、成長期兒童、貧血者
舉例黃豆肉類、蛋、乳品

動物性蛋白生物價略高,但黃豆為植物性中最優質的來源,且不含膽固醇,脂肪組成較健康,具保護性效益,而過多動物性蛋白可能增加慢性病風險(如心血管疾病)。

 

豆製品種類有哪些?怎麼來的?

豆製品的種類其實有很多種,今天介紹六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豆製品種類,包括嫩豆腐、板豆腐、凍豆腐、油豆腐、百頁豆腐、豆花等,依製程、含水量、質地及是否加工而有不同。

嫩豆腐製程:在豆漿中加入凝固劑(如硫酸鈣或鹽滷),凝固後不經壓製或僅略微瀝水,形成質地細緻柔軟的嫩豆腐。

板豆腐製程:在豆漿中加入凝固劑(如硫酸鈣或鹽滷)使其凝固後,經布包壓製出部分水分,使豆腐結構較為紮實。

油豆腐製程:將板豆腐切塊後直接油炸,使外層膨脹成金黃色酥皮,而內部仍保有濕潤口感。

凍豆腐製程:將板豆腐冷凍,使水分結冰形成冰晶,再解凍後水分流失,組織出現多孔海綿狀結構。

百頁豆腐製程:由豆漿加入澱粉、油脂、調味料等混合後,經蒸煮、壓模成形而成,屬再製豆腐。

豆花製程:將煮沸後稍降溫的豆漿加入適量鹽滷或石膏等凝固劑,靜置凝固而成。

豆製品種類有哪些?

 

嫩豆腐、板豆腐、凍豆腐、油豆腐、百頁豆腐營養成分

營養成分嫩豆腐板豆腐凍豆腐油豆腐百頁豆腐豆花(未加糖)
熱量53 kcal88 kcal131 kcal160 kcal196 kcal39 kcal
水分89.9 g81.2 g75.0 g75.6 g66.0 g91.4 g
碳水化合物1.6 g6.0 g3.9 g0 g6.3 g2.1 g
蛋白質4.9 g8.5 g12.9 g12.7 g13.4 g3.2 g
脂肪3.0 g1.0 g7.1 g13.3 g13.1 g1.9 g
膳食纖維0.8 g0.6 g2.2 g0.7 g0.5 g0.6 g
32 mg2 mg8 mg1 mg425 mg22 mg
165 mg180 mg109 mg196 mg17 mg123 mg
13 mg140 mg240 mg216 mg33 mg300 mg
36 mg33 mg49 mg57 mg6 mg24 mg
1.3 mg2.0 mg2.5 mg2.5 mg2.1 mg0.7 mg
0.5 mg0.8 mg1.2 mg1.4 mg0.8 mg0 mg
73 mg111 mg219 mg218 mg123 mg39 mg

 

豆腐相關問題

Q1:哪種豆腐鈣質最多?

板豆腐(硬豆腐)通常含鈣量最高。因製程中會加入較多的凝固劑(如硫酸鈣或氯化鈣),加上水分較少、密度較高,使得板豆腐中的鈣質濃度較高。相較之下,嫩豆腐因水分多、質地軟,鈣含量較低。

Q2:為什麼豆腐含鈣?

豆腐含鈣主要來自於製作過程中使用的「凝固劑」。傳統豆腐製作時會加入含鈣的凝固劑,如硫酸鈣(石膏)或氯化鈣(鹽滷),使豆漿中的蛋白質凝結成形。這些凝固劑中的鈣會留存在豆腐中,成為其主要鈣來源。

Q3:腐竹跟豆包是一樣的嗎?

雖然腐竹與豆包原料相同,但製程與外型不同,所以不能視為完全相同。
腐竹:是豆漿煮沸後表面自然凝結的薄膜,撈起曬乾後成條狀,質地較硬,需泡水使用。
豆包、油豆皮:常指豆漿表層薄膜撈起後油炸製成,質地較柔軟、油脂含量較高。
兩者皆為黃豆製品,但應用與口感差異明顯。

Q4:黃豆製品有哪些?

常見的黃豆製品包含以下幾種:豆漿、嫩豆腐、板豆腐、豆花、凍豆腐、腐竹(豆皮)、油豆腐、百頁豆腐、豆包、納豆等。這些製品具有不同的營養密度與應用方式,適合依個人需求選擇食用。

Q5:吃黃豆有什麼好處?

黃豆富含優質植物性蛋白、大豆異黃酮、膳食纖維與多種礦物質,對健康有以下幾項好處:
補充完整蛋白質、維持女性荷爾蒙平衡、有益於心血管健康、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壞膽固醇、促進腸道健康,改善便秘、穩定血糖。最後,保護骨骼與神經:富含鈣、鎂、鉀等微量元素。

Q6:豆腐用石膏製作,會不安全嗎?

不會。傳統豆腐是以食品級的食用石膏(硫酸鈣)作為凝固劑製成,這種石膏可讓蛋白質凝固,並提供鈣質,使得傳統豆腐比起用其他凝固劑製成的豆腐,鈣量更高。民眾可以放心食用食品級的石膏製成的豆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