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製品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文具、手機殼、寶特瓶、盛裝容器等等,不可否認塑膠製品帶給我們的便利,這些塑形材料是一種高分子材料,主要成分為合成樹酯,目的是為了增加產品的一些特性,應該不少人都知道塑膠製品上都會有編號,而這些編號也分別都有不同的耐熱度、特性及適用產品。
塑膠材質的分類
塑膠材質基本上分為熱固性塑膠及熱塑性塑膠兩大類。
熱固性塑膠加熱時會起聚合反應產生架橋而形成的網狀塑膠,經受熱塑形冷卻後,無法透過重新加熱改變形狀,例如 :酚醛樹酯(PF)、環氧樹酯(MF)。
熱塑性塑膠是以線狀分子所形成的,可重複透過高溫加熱來軟化塑形回收再利用,因此也較不耐熱,例如 :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
塑膠材料的種類有哪些 ?其特性及危害為何 ?
1. 聚乙烯(PE)
依溫度、壓力及催化劑等條件可分為低密度聚乙烯(LDPE)及高密度聚乙烯(HDPE),兩者耐熱溫度約為 100℃,不宜微波,目前市面上的塑膠袋及塑膠瓶幾乎都是 PE。
2. 聚丙烯(PP)
PP容器常用於盛裝人造奶油、肉品、調理食品、醃漬物等,依製造方法不同可分為無延展性的聚丙烯(CPP)及有延展性的聚丙烯(OPP)。
3. 聚氯乙烯(PVC)
具有透明、拉力及延展性,常用於蔬菜及生鮮肉品的包裝,或者是盛裝礦泉水及沙拉油。其單體經過安姆試驗(Ames test)發現具有致突變性,會造成人體肝臟及脾臟病變,若轉移至食品且長期食用則具有危險性,而酒精飲料或油脂性較容易轉移。
4. 聚苯乙烯(PS)
具有隔熱及保溫的效果,耐熱 90℃,不可微波,超過 90℃ 局部融化會滲出單體及添加物,常用於碗、盤、杯、速食麵碗和便當等容器。
5. 聚碳酸酯(PC)
具耐酸、耐油、耐熱、抗衝擊等特性,但不耐紫外光及強鹼。無色透明,且因其韌性及硬度佳,常用於製造塑膠水瓶、嬰兒奶瓶及水壺。
6.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具有耐油脂、有機溶劑及化學藥品等特性,耐熱約 60-85℃,利用射出成型製造的 PET 瓶又稱寶特瓶,因其硬度佳、韌性佳、質輕、不透氣、不揮發及耐酸鹼,故常用於烘焙食品及點心等包裝。
7. 聚偏二氯乙烯(PVDC)
其對氣體、水氣、香味阻隔性佳,常應用於以包裝烹調的肉類製品、冷凍肉及冷凍烘培食品,且因耐油脂、溶劑、化學藥品,可做為瓶蓋內襯材料、油脂含量高或酸性食品的包裝。
國際通用塑膠編號的種類及代表意義
標誌 | 耐熱溫度 | 特性 | 應用 | |
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 60~85℃ | 硬度佳、輕、不揮發、耐酸鹼 | 保特瓶 | |
HDPE 高密度聚乙烯 | 90~100℃ | 耐腐蝕、耐酸鹼 | 塑膠袋、塑膠瓶 | |
PVC 聚氯乙烯 | 60~80℃ | 透明性高、可塑性佳 | 生鮮肉及蔬菜的包裝、保鮮膜 | |
LDPE 低密度聚乙烯 | 70~90℃ | 耐腐蝕、耐酸鹼 | 塑膠袋、塑膠膜 | |
PP 聚丙烯 | 120~130℃ | 耐酸鹼、耐高溫、耐化學物質、耐撞 | 人造奶油、肉品、布丁的包裝容器 | |
PS 聚苯乙烯 | 70~90℃ | 吸水性低、安定性佳 | 速食麵、便當碗的容器 | |
PC 聚碳酸酯
| 120~130℃ | 質輕、透明、耐高溫 | 嬰兒奶瓶、運動水壺 | |
PLA、 PHA、 PHB、 PHV、 PHBV | 50℃(以 PLA 舉例) | 質輕、透明 | 一次性飲料杯、沙拉盒、蛋盒 | |
Other 其他 | 依不同材質而有不同 |
塑膠製品中會添加那些添加劑 ?
於塑膠製造或成型時加入添加劑,改良塑膠的物性或賦予新特性,以擴大使用用途,但有些卻會產生一些安全疑慮,添加劑的種類有以下幾種:
1. 抗氧化劑
在加工、製造、使用過程中,會因熱、光、氧、金屬離子等產生自由基,而自由基又與塑膠材料反應導致氧化與裂解,因此添加抗氧化劑來抑制此反應。台灣目前准許的抗氧化劑為丁基烴基甲苯(BHT)及丁基烴基甲氧苯(BHA)。
2. 熱安定劑
大部分用於 PVC 塑膠上,在加工過程中受熱容易釋放出氯化氫而產生塑膠裂解效應,導致塑膠劣化,因此添加熱安定劑以抑制塑膠裂解效應。大部分的安定劑均有很強的毒性,也因毒素會從塑膠製品轉移或溶出至食品,綜合評估後,已禁用毒性較強的熱安定劑,而鈣及鋅系列的金屬皂類毒性較低,常用於食品包裝的塑膠材料中。
3. 可塑劑
添加可塑劑能讓聚合物塑性較佳,可塑劑對塑膠須有一定的溶解作用及相容性,最常使用的是羧酸酯及磷酸酯,大部分可塑劑主要用於 PVC 。可塑劑可分為一次可塑劑以及二次可塑劑,最廣泛被使用的磷苯二甲酸酯類可塑劑,大多用於軟質聚氯乙烯 (PVC),因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與低溫彈性,價格也較便宜, 因此使用率佔所有可塑劑中 80% 以上。先前因環境賀爾蒙-戴奧辛會對內分泌造成干擾等相關問題受到重視,因此添加於 PVC 中的可塑劑有減少的趨勢。
4. 發泡劑
製造發泡塑膠時會添加發泡劑,其可分為物理發泡劑及化學發泡劑,目前主要有偶氮化合物、亞硝基化合物及 sulfonyl hydrazide 三種。
5. 著色劑
根據我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之衛生標準,塑膠容器包裝使用的著色劑應符合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之規定,因此著色劑的衛生安全問題較無疑慮。
6. 其他添加劑
在塑膠製造過程中有時也會添加界面活性劑於多元脂肪酸酯類或添加潤滑劑於石蠟類,兩者毒性均很低。
塑膠材料中單體及添加物釋出對食物的影響
1. 單體釋出
單體是構成高分子塑膠材料的基本單位,在製造過程中,單體無法 100% 聚合,可能會有部分殘留,在特定條件下(高溫、接觸油脂性食品等)這些單體可能會從塑膠材料中揮發釋出,進入或接觸食物。
氯乙烯單體(VCM)
具有致癌性,且曾有製造聚氯乙烯的工人因此發生肝癌,因 VCM 具有揮發性,添加至軟質 PVC 薄膜時,較無殘留問題,而半硬質至硬質的 PVC 才有 VCM 殘留的問題。VCM 殘留量在 1 ppm 以下時,不會有移至食品的問題,一般在密閉容器中、酒精飲料及油脂性食品較容易發生移至食品的情形。
聚乙烯單體
其毒性並不高,且苯乙烯及其所用的揮發性溶劑在材料中的殘量,各國衛生機關皆有其限定標準,範圍大約在 2000 ~ 5000 ppm,所以一般的聚苯乙烯塑膠都能符合衛生機關的規定。
丙烯腈(AN)
其是毒性較高的單體之一,會引起癌症,因此含丙烯腈的塑膠在美國禁止使用於酒精飲料的容器。
2. 添加物釋出
在製造時加入添加物能讓塑膠製品有較佳的安定性,但這些添加物也可能會從塑膠包裝材料中移至食品,因此與食品接觸的塑膠包裝材料及其添加物的使用,必須符合衛生機關的規定。
在聚氯乙烯(PVC)中是使用最多添加物的,因熱安定性差,所以必須添加安定劑(通常為金屬鹽類),一般會添加鉛鹽及鎘鹽較多,但與食物接觸的包裝材料是不能使用這類的有毒添加物,所以 PVC 在食品接觸用與一般使用的規格是不同的。抗氧化劑、抗紫外線劑等安定劑是一般塑膠所常用的添加劑,而這些物質在使用時有移至食品的可能性,其中 PE、PP 及 PS 等較容易發生,而 PET、 PVDC 及 PVC 等較不容易發生。
塑膠製品相關問題
Q1 :長期使用塑膠製品會危害健康嗎 ?
現在社會中對塑膠的使用非常廣泛,很難完全不使用,其實只要了解其材質,並適當不過量使用對健康並不會有危害。
Q2 :哪些塑膠製品可以回收再利用 ?
只要是國際通用的塑膠編號 1 ~ 6 都可以回收再利用,7 號則因為種類繁多,無法統一標示,且需交由特定單位回收處理。
Q3 :塑膠編號太多記不起來怎麼辦 ?
教你口訣「 12 不重覆、3 不微波、4 低耐熱、5 使用較安全、6 遠離熱酸鹼、7 類多應慎選」。
Q4 :塑膠編號有什麼意義 ?
我們可以從編號 1 ~ 7 了解塑膠材質,再去選擇容器適合的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