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食竟然這麼重要!越吃越「鎂」麗的秘密一次報你知!

目錄

「鎂」食是現代人的日常小確幸,吃完總是通體舒暢,那其中是什麼原因在影響你的身心靈呢 ?讓我來告訴你越吃越「鎂」麗、越吃越健康的小秘密 !

鎂是什麼 ?對人體很重要嗎 ?

鎂(Magnesium)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巨量礦物質之一,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要從食物中攝取。鎂以正二價陽離子的形式存在,參與人體上百種的酵素反應,也維持人體各種生理機能,從裡到外,鎂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鎂」對身體影響有哪些 ?

因為鎂的生理功能很多,其中包含 :

1. 促進蛋白質合成。

2. 肌肉收縮、神經傳導功能的調節,如果鎂不足,神經細胞會容易受刺激,情緒容易激動和視覺過於受刺激,腦細胞會接收太多訊息,而不容易入睡。

3. 構成骨骼成分。

4. 維持腦部功能,若鎂不足,造成ATP不足,可能出現記憶力衰退、精神無法集中的情形。

5. 幫助醣類、脂質代謝,參與細胞能量ATP的轉化和儲存。

6. 調節甲狀腺素分泌。

7. 作為人體相關酵素輔因子。

鎂的生理功能

 

如果缺乏「鎂」會有什麼樣的問題及症狀呢 !

1. 骨密度降低。

2. 易抽筋。

3. 易噁心、嘔吐。

4. 睡眠品質差。

5. 注意力不集中。

6. 譫妄、個性改變。

缺乏「鎂」的問題及症狀

 

「鎂」食報你知

含鎂食物很多種,像是 :

紫菜乾香菇
黑芝麻米胚芽
原味腰果青仁黑豆
菠菜生蠔
莧菜脫脂奶粉

其實日常生活中許多常見的食物都富含鎂,所以要攝取到這類的食物並不難,如果有飲食上的其他考量,也可以採補充劑的方式,不過需要注意劑量、商品來源及個人身體狀況等問題。若有疑問也可以詢問醫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員

含鎂的食物

 

若想補充含鎂保健食品,可以怎麼吃 ?

對於均衡飲食的民眾,鎂缺乏的機率較小,但若有缺鎂或是想改善一些生理機能者,可以怎麼補充鎂呢 ?

其實一整天任何時段都能補充鎂,像常有夜間肌肉抽筋或是失眠問題的人,可以在睡前補充含鎂保健食品,因為鎂具有調節肌肉收縮和神經傳導的生理功能,使肌肉鬆弛、減少神經細胞不正常興奮的問題且穩定情緒,有助改善睡眠品質

除此之外,鎂也可以跟鈣一起搭配補充,原因是鈣鎂彼此吸收代謝途徑相似,且同為人體骨骼成分,並能共同調節肌肉收縮及神經傳導,一起補充有助人體吸收、利用和調節生理功能。

 

Q1 :人一天需要攝取多少鎂呢 ?

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第八版建議 :

年齡鎂(mg)上限攝取量(mg)年齡鎂(mg)上限攝取量(mg)
0-6 個月AI=25   
7-12 個月AI=7013-15 歲350320700
1-3 歲8014516-18 歲390330
4-6 歲12023019-50歲380320
7-9 歲17027551-70歲360310
10-12 歲23058071歲以上350300
   特殊生理期鎂(mg) 
   懷孕期(1-3 期)+ 35700
   哺乳期+ 0

(註 :AI=Adequate intakes 為足夠攝取量,未標註 AI 者,則為建議攝取量 (RDA) )

Q2 :哪些食物鎂含量較高 ?

 食物(舉例)鎂含量(mg)
堅果種子類原味腰果(20 g)58
(熟)黑芝麻(20 g)77
調味南瓜子(去殼 20 g)127
蔬菜類(每100 g)乾香菇(平均值)118
菠菜(葉)141
野莧菜186
紫菜363
水果類(每100 g)北蕉(平均值)24
紅龍果(白肉)28
釋迦29
全榖雜糧類(每100 g)糙薏仁232
小麥胚芽333
米胚芽550
豆魚蛋肉類里肌肉(平均值)(100 g)29
青仁黑豆(25 g)54
生蠔(100 g)65
乳品類(100 g)切片乾酪28
全脂奶粉94
脫脂奶粉115

Q3 :鎂吃過量會怎樣嗎 ?

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第八版的建議攝取量 :19-50 歲成人,男性為 380 mg,女性為 320 mg,男女上限攝取量為 700 mg。若平時皆攝取天然食物,沒有使用補充品或藥物的情況下,不太會有過量攝取的問題。除非有接受鎂鹽、含鎂制酸劑等藥物治療或腎功能不全者及亂食用含鎂保健食品者,才可能有鎂過高的問題,其症狀有 :

1. 腹瀉

2. 血壓下降

3. 腸胃不適

4. 頭暈、意識混亂

5. 心律不整、昏迷

Q4 :鈣鎂同時補充有比例上的限制嗎 ?

鈣、鎂同為建構骨骼的重要材料,除此之外,有相關研究指出,同時補充鈣和鎂與代謝、心血管疾病等風險有關。目前研究指出最佳的鈣鎂比約為 1.7-2.6 : 1,比率太高或太低皆有可能增加慢性病或癌症等風險。

Q5 :哪些人會是高度缺鎂風險者呢 ?

1. 飲食不均衡、過度節食長期酗酒

2. 糖尿病控制不良

3. 長期酗酒

4. 消化道疾病與發炎患者

5. 血鈣、血鉀偏低者

6. 老年人

延伸閱讀